慈湖村里追梦人
——记安庆市十七届人大代表、市劳动模范、望江县慈湖村党总支书记汪爱斌
今年“五一”,望江县太慈镇慈湖村党总支书记汪爱斌被评为安庆市劳动模范。当他从领导手中接过烫金的荣誉证书和闪光的劳模功勋章时,这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流下了激动的泪花,往事像电影镜头一样一幕一幕的闪现在他的眼前。
今年43岁的汪爱斌大专文化,中共党员,2013年5月响应镇党委号召放弃经商,回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。此时,济广高速公路正在开工建设,途径慈湖村6公里多长,涉及21个村民组,从中牵涉到村民征地、拆房、迁坟、青苗补偿、填塘等诸多事务,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群众上访闹事,局面很难掌控。上任伊始,汪爱斌在村两委会上语重心长地说:“既要全力服务好高速建设,又要尊重群众意愿,维护好群众利益,来不得半点含糊。”为此,他和村两委干部真心实意为高速方和群众排忧解难,不分白天和黑夜奔忙于高速建设工地上。三年来,他带领村两委干部为解决高速上的问题上千件,化解矛盾几百宗,没有意见矛盾上交,有力的维护了地方稳定,服务好了济广高速建设大局。为此,汪爱斌被评为望江县高速动迁先进个人,慈湖村被评为望江县高速动迁先进集体。同时,汪爱斌还被评为全县综治维稳先进个人。
2016年,汪爱斌当选为望江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以后,他为民服务的情怀更深了。经常怀揣着笔记本上村民组和农户家中走访,征求群众对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,反映群众的诉求。他在紧张服务济广高速建设之余,看到村里村容村貌脏、乱、差和交通落后不便的困境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参加镇村书记会议,慈湖村争不了位次,还要听到别人的风凉话。他暗下决心宁做愚公不做叶公,还是要实干兴村。为此,他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,对照先进村揭矛盾、找差距、改思路、议措施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五年中,慈湖村兴修当家塘库59口,修水泥路34.5公里。实现了交通网络化的全覆盖。新建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和乡村大舞台大大改善和增强了服务功能。五年中,汪爱斌共争取项目资金一千多万元,极大夯实了基础设施建设,改变了村容村貌。选民们都夸汪爱斌是人民的好代表,党员和村民都夸汪爱斌是慈湖百姓心目中的好书记,有什么心里话都愿和汪爱斌说一说。正如贫困户任国培发自内心的说:“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及村干部的真情帮扶,前年我成功脱贫,建起了新房子。如今,女儿各自成家,自己不必再辛劳,只需在家中种菜养鸡带孙子。慈湖村这六年的变化,比过去四十多年都大呢!”也就是这六年来,慈湖村一年一个台阶,年年都有新变化,从六年前的后进村华丽转身,一跃迈进了全镇15个行政村加快发展的第一方阵。镇里年年开表彰大会,慈湖村都有最先进的位次。六载艰辛探索,六载成果丰硕。2016年7月,汪爱斌被望江县委授予全县优秀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,2017、2018年度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,被望江县人大授予优秀人大代表荣誉称号。2019年5月,汪爱斌又被授予安庆市劳动模范殊荣。这是他奋斗新时代的有力见证。
慈湖村是贫困村,而且是全镇2017年要完成村出列到户脱贫目标的三个行政村之一。在市政协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指导和热情帮助下,汪爱斌按照精准识别和因户施策的原则,大力实施产业扶贫。首先是光伏扶贫和带资入股种植草菇扶贫。二是特色种养殖扶贫,村里利用山多的优势,开辟了油茶基地400亩,茶叶基地80亩和温氏合作养鸭新建了占地12亩的养鸭大棚6座,在利用本村是旅游村的项目优势,以新建的110亩花卉基地和80亩精品茶园为依托,打造600亩的休闲文化旅游养生基地。采取合作社+贫困户、公司+基地+贫困户的运作方式,安排贫困户就业,增强造血功能,助力村出列户脱贫目标的高质量实现。村出列户脱贫目标实现以后,汪爱斌有把目光瞄准了文化兴村,利用本村历史有名儒之称的慈湖先生,就挖掘慈湖文化,以老林生态山、花卉基地、精品茶园、黄桃采摘园为依托流转土地,建设800亩的休闲观光、采摘垂钓、生态养生、制茶品茶、学术研讨、文化交流的传承传播基地,形成的地域文化最独特的精神密码,正是汪爱斌接下来的规划,也是他的追梦行动。
2018年初,汪爱斌当选安庆市十七届人大代表以后,他的工作更忙,劲头更足了,事业心更强了。他在市人大开会期间,提出的乡村振兴,首先是文化振兴,实施文化兴村的发展理念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。也就在2018年度,慈湖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县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。他决心在脱贫摘帽的关键年按照习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“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做好“三农”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”按市委指示去做,为争2019年再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摘帽攻坚仗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。(童应寿)